今天我將寫一下 @AlloraNetwork。 首先,Allora 是基於 Cosmos SDK 構建的 Layer 1,並且已經有主網在運行。 我瞭解了與其他項目的區別。 與之不同的是,Allora 運營著一個用於自主軟件代理的跨鏈 Cosmos 賬本,並且獲得了 $100M 的 GPU 擴展預算。然而,雖然它專注於代理市場和計算資源的提供,但 Allora 則專注於可驗證的推理質量和自我改進機制。 Allora 的 Pay-What-You-Want 手續費模型與基於 FET 代幣的固定手續費系統形成對比,既鼓勵早期採用,又通過微支付實現獎勵分配。 與 Akash Network 的互補性 Akash Network 是一個去中心化的 GPU 計算市場,提供 H100 GPU,按小時約 $1.32 的價格,目前 GPU 利用率超過 50%。Allora 可以作為這些計算資源的消費者,反過來,Akash 可以為 Allora 的推理網絡提供所需的計算能力,形成互補關係。 與 SingularityNET 和 Oraichain 的定位 SingularityNET 作為 ASI Alliance 的一員,宣佈投資 $53M 建設 AGI 超級計算機,但依賴於多鏈橋而非原生 Cosmos 鏈。Oraichain 是一個專注於 AI 預言機的 Cosmos Layer-1,但並未提供像 Allora 那樣全面的模型協調網絡。 綜合來看 Allora Network 在 Cosmos 生態系統中不僅僅是簡單的計算資源或代理市場,而是作為一個可驗證和自我改進的集體智能層而存在。其他 Cosmos AI 項目各自專注於計算(Akash)、代理(Oraichain),而 Allora 則處於一個獨特的位置,可以充當連接它們的決策層。 Allora 通過對 Cosmos SDK 的模塊化設計和 IBC 的互操作性進行重新解釋,以適應 AI 工作流程,顯示出未來去中心化 AI 服務的新標準的可能性。特別是通過 zkML 實現的可驗證性和自我改進機制,被認為是克服現有 AI 網絡侷限性的創新解決方案。
* 有一篇很不錯的文章可以幫助理解 Allora,我用韓文稍微總結了一下。 我們都希望一切都能更簡單、更方便。 實際上,@AlloraNetwork 是一個以“意圖(intents)”為核心的項目。 如果稍微談談技術內容,在區塊鏈中,用戶需要直接指定函數調用和狀態變化來請求交易,但這實際上是低效的。 然而,Allora 只需用戶提出目標,求解網絡(solver network)就會找到並執行最佳的鏈上操作。這樣,用戶的負擔減少,效率提高。 目前,AI 仍然是“模型中心”的用戶體驗,因此用戶需要親自探索和選擇模型的麻煩。但像 Allora 這樣的模型調節網絡將 AI 用戶體驗轉變為“目標中心”。用戶只需設定自己的目標和績效標準,網絡就會協調和評估多個模型,彙總出最佳結果。 也就是說,通過將模型探索和彙總委託給市場,結果的質量提高,用戶的負擔減少。 去中心化網絡有效地提供資源,模型調節網絡則有效地提供最佳智能。 結論:AI 用戶體驗的未來是目標中心(objective-centric)。
查看原文
1,907
0
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。除非另有說明,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,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。該內容僅供參考,並不代表 OKX 觀點,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,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。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,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。請閱讀鏈接文章,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。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。包含穩定幣、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,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。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,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