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b3 時代精神是什麼呢?
Web3 這個術語最早是由現任 Polkadot 創辦人及以太坊共同創辦人加文·伍德(Gavin Wood)於 2014 年提出的。在加文·伍德的文章 "Less-techy: What is Web 3.0?" 中,包含了他對於 Web3 的精神的看法。
第一句提到的愛德華·史諾登的揭露事件發生在 2013 年 6 月,當時美國國家安全局(NSA)的合約員工愛德華·史諾登向媒體揭露了美國政府的大規模監控計畫的機密文件,這些文件中包含了許多驚人的內容,例如 NSA 與 Google、Facebook、Apple、Microsoft 等主要 IT 公司合作,收集用戶的電子郵件、聊天、視頻等,並通過 Verizon 等通信公司無差別地收集數百萬美國人的通話記錄,對盟國領導人進行竊聽,以及通過海底光纖監控全球互聯網流量等。
加文·伍德所說的 Web 3.0,或稱 "史諾登之後的網路",公開的資訊會被視為公開。假設為共識的資訊會被放置在共識帳本上。我們認為是私密的資訊會被保密,絕對不會公開。通訊始終通過加密通道進行,並僅使用化名 ID 作為端點。絕對不會有可追蹤的項目(例如 IP 地址)。總之,我們設計系統以數學方式執行先前的假設,因為我們無法合理地信任任何政府或組織。
史諾登之後的網路包含四個組成部分:靜態內容(如圖像或代碼)發布、動態消息(實時對話或廣播)、共識引擎和整合用戶界面。這些都是設計來替代我們目前認為理所當然的網路體驗的某些方面,但以完全分散和化名的方式進行。
Web2 不處理根本的共識,而是依賴於 ICANN、Verising 和 Facebook 等集中式信任,但 Web3 在數學上保證的共識系統上運行,無需信任任何單一實體。
加文·伍德曾提到:"共識引擎將用於所有可信信息的發布和變更。這將通過完全通用的全球交易處理系統來實現,而其第一個可行的例子就是以太坊項目。"他當時提到以太坊將走的方向。
加文·伍德所談的 Web3 時代精神是隱私和最小化信任。設計系統以加密和數學的方式,讓人們不必信任集中式企業或政府——雖然加文·伍德已經離開以太坊基金會,但以太坊仍然在努力研究和開發,並不忘 Web3 的初衷。
以太坊是為了隱私。
查看原文4,161
3
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。除非另有說明,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,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。該內容僅供參考,並不代表 OKX 觀點,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,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。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,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。請閱讀鏈接文章,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。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。包含穩定幣、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,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。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,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。